三月份,本学院的教学运行保持平稳态势,师生状态良好,课堂教学工作有序开展。
一、总体运行概况
在三月份,十位教学督导老师共听课251节次,覆盖了251位任课教师。
三月份的教学运行正常,教学秩序良好。教师们通常会提前到达教室做好上课前的准备,上课准时,不提前离场,自觉遵守教学规范,精神饱满;他们认真备课,收集最新的信息资料,设计教学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在讲授过程中,他们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授课并开展各类教学活动,适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管理课堂,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保持良好的互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总体来看,教学秩序良好,课堂管理有序,师生状态良好,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二、课堂教学优秀的老师
三月份课堂教学表现突出的教师包括:郑世刚、张蜀、黄小丽、彭珂、杨明海、胡海华、邓小芬、李思颖、郑珊珊、吴保荣、包琼、孙志梅、王昂、杨杰、严青、张旭帆、李汝胜、杨雅南、赵小燕、何仁杰、刘琳丽、方照明、王恒、杨莹、嵇雷、张晓京、殷昌利、王冠、方芳、尹娜、张永中、胡兰凌、王世立、邓东、王崯、钱铃、杨帆、徐勇、李鹏、封静、张婕、陈静、易成、包蕾、陈晓琳、邓峙、卢秀清、汪星星、王红满、刘东、李晓昌、马永健、高俊、吴亮、张治刚、樊正德、段莹、蔡坚等58位教师。
这些教师共同具备以下特点:热爱课堂教学,敬业尽责,态度认真,备课详尽周密,精力充沛,情绪高昂,声音宏亮有力,表达条理清晰,课堂管理意识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双向交流,授课内容充实,信息丰富新颖,思维活跃开阔,语言精练流畅,逻辑严密,教学例证贴合实际且与时俱进,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引导与培养。
三、现存问题与改进建议
(一)主要问题
1.合班课和非专业课中,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等现象仍然普遍(尤其在部分专科中较为严重);学生迟到现象较开学初有所反弹。
2.部分辅导员老师,在就业指导课程上缺乏实战经验,对当前就业环境与特点了解不足,授课时仅限于教材内容。
3.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满堂灌输,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建议教师主动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增强与学生的有效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4.不少老师一学期承担多达4-5门课程,且课时量大,对课程教学的精进程度、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并未产生正向的预期,建议适当调整。
5.个别教师对课堂管理不够重视,对学生课堂上的闲聊、玩手机、睡觉等行为视而不见,管理不严,建议加强课堂管理,严格要求学生上课规范,及时督促提醒。
6.在一些实验课堂中,教室空间较大而学生人数较少,导致学生就座过于分散;有的实验课堂迟到学生人数较多,迟到率超过20%,且迟到时间超过5分钟,这完全体现不出指导老师对课堂的组织管理能力。
(二)改进建议
1.科学合理地分配课程数量,根据教师的能力设定上限(例如不宜超过4门),通过适度的“度”来控制。
2.建议辅导员从事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时,多参与线上、线下就业活动,以充实授课内容。
3.在播放视频、音响,进行课堂展示、讨论或操作练习等学生活动时段,教师应深入学生群体,关注活动进展,适时提醒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必要的指导或解答疑问。
4.全校师生在下课后,请务必关闭多媒体设备、照明及所有电器,共同培养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5.实验课的考勤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老师应掌握学生的真实出勤情况,严格纪律要求;对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少的课堂,应组织学生集中就位就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便于实验指导与管理。
教务部
2025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