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我院2009年迎新工作侧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9-09-11浏览次数:2999

   本网讯(记者赵璐 纪亚男  刘欢  朱冰洁  肖隆  郑焱  汤灵杰 孟翔宇 )9月6日下午,校园彩旗飘扬,鲜红的迎新标语和迎新彩桥鲜艳夺目,各系以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的准备着,熙来攘往的志愿者们也正忙碌着迎接新生的到来。9月7日,我院新生报到的日子。2009级近3000名本专科生来到法商学院,为我院增添了新的活力。
   
                               入学新生朝气蓬勃
    9月初的武汉,依然骄阳似火,烈日炎炎,但是炎热的天气却并没有阻碍新生们对于大学生活的期待和向往。新生们一双双懵懂兴奋的眼睛,志愿者们一句句体贴热情的话语,接待新生点一张张大汗淋漓的面孔,共同构成了希望和梦想开始正式启航的一幅让人振奋人心的新生入学的画面。

    记者在如潮的各色新生里发现了一道纤弱的身影——来自金融09401的新生薛云慧。经记者采访,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却是只身一人从十堰独赴武汉上学。经过7个小时的车程,她看起来有些微微的疲惫,当问起她只身上学的原因时,她略带羞涩的说:“家里人忙,我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一个人上学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啊!”说完这番话,她又匆匆地赶去办理自己申请的生源地贷款了。

    一个穿着朴素、面庞略显稚嫩的女孩,神采奕奕地对记者讲述着高三暑假为了能够更快适应学校的生活所做的准备。 “上大学前,我找了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暑期工,希望从实践中更好的认识自己所面对的专业要学的知识,为上大学做准备……”。

                               迎新人员工作细致
    从早上七点钟开始,整个学院的迎新工作正式开始。所有的条幅、桌子,都是在早上六点半之前全部都布置好了,迎新专车在这个时候已经出发。一群群着不同颜色工作服的迎新人员六点半在各自的负责点开始集合。

    北大门口的迎新点,每一辆迎新专车到站,一群着黄色工作服的迎新人员总是用最积极的精神面貌上前搬下新生们庞大而又沉重的行李箱,面对新生们的疑惑询问,他们总是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耐心讲解;面对太阳的炙烤,他们各尽其责的完成手头上繁琐的工作。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到:“我们的工作在别人眼里可能是辛苦的,但是这种助人为乐的愉悦心情让我们忘记了自己淌了多少汗水,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是更加强烈的去帮助别人的渴望。”

                                   志愿者服务热情
   
不管是在学校的哪个角落,七品居楼梯上,九华厅领临时卡、生活用品处,各栋宿舍楼的楼上楼下,你都可以看见穿着红色T恤衫挂着蓝色带子工作牌的青年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她们顶着炎炎烈日带着新生们去排队报名,去领临时卡和生活用品,帮他们把各种各样沉重的行李一步一步地搬上一栋栋的宿舍楼。尽管工作服上已经汗渍斑斑,尽管形象上已经灰头土脸,尽管身体上脚酸腿麻,他们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把自己最精神蓬勃的一面留给那些需要他去帮助的新生们。

    一位志愿者这样说到:“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能够帮助到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对于我院志愿者迎新的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充分肯定。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志愿者的工作让我们报名的各种程序简单很多。学校这么大,幸亏有他们,要不然我们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呢。”

                                  “绿色通道”助学及时
    每年学院迎新,校园里从来都不曾暗色的一道风景线那就要数生源地贷款办理处了。今年也一样,太阳才刚刚露脸,生源地贷款办理处就已经有人在排队办理相关的贷款手续了。一位位家长满脸自豪和欣喜的递上自己孩子的入学通知书和当地开的困难证明及所需的其它证件,然后拿着办理好的贷款单子不顾旅途劳累就奔向了新生报名处。

    据一位办理贷款的家长介绍道:“虽然办理绿色贷款这个流程比较繁琐,但是解决了孩子上大学的燃眉之急,也让我们家长松了一口气。”

    据悉,新生报到当天共为163名新生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手续。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