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金融系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服务“三农”系列报道汇集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09-01浏览次数:3408

集体合影

填写问卷

在信用合作社了解小额信贷情况

大学生下乡情系三农民生 让青春在实践中发光发热

――金融系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服务“三农”系列报道汇集

社会实践活动受好评  当地电视台新闻头条直播

     本网讯(记者 杨杪玲)  7月12日晚,我院金融系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武穴龙坪镇开展三农调查,并进行资教、助教、捐赠等活动,引起当地媒体的注意。当天晚上,武穴电视台晚间新闻以“学子暑期情系社会大课堂”在头条进行了报道;《鄂东晚报》也进行了报道。武穴电视台“学子暑期情系社会大课堂”链接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EwMDMzNDQ=.html
 
我们踏着骄阳上路
――我院金融系社会实践小分队奔赴武穴龙坪镇
 
     本网讯(记者 杨杪玲 朱卉琳)七月的暑日,烈日炎炎。5日早晨,在金融系团总支书记陶金永老师的带领下,法商学院金融系赴武穴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们身着统一的红色服装,从学校出发,经过4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达武穴龙坪镇,即将开展关于农村小额信贷等相关农业经济产业的社会实践调查。
   
    7月5日上午10点,一登上前往武穴的大巴。队员们立刻和车上的武穴当地乘客热烈地攀谈起来,从闲谈中获取些乡亲们经济生活面临的各类问题。“进城务工,留守儿童”,各类热点问题的“平民化”提问,一下子使车上的气氛活跃起来。同时汽车上武穴人民的纯朴也感化着我们这群“初出茅庐”的学子。
    下午4点,队伍通过武穴市教育局的接洽,入住龙坪中学教师宿舍。据带队陶老师介绍,该队将在龙坪及周边村镇进行为期七天的实践调查。内容涵盖了入户问卷、图书捐赠、企业调查、乡村支教等几个方面,并于12日返校整理实践成果。
 
下基层 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网讯(记者 杨杪玲)“同学们,旅途辛苦了!我们首先代表教育单位,热烈欢迎你们来我地进行调查!希望大家取得成绩!”7月5日,酷热炎炎。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金融系赴武穴市龙坪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一下车,便就受到了武穴市教育局局长及相关负责领导的热烈欢迎和接待。
 
     自7月6日起,队员们便从住地武穴市龙坪镇开始,辐射式的走访了周边向文、太平等几个村,花桥、余川等几个镇。大家走村入户,以发放问卷的方式在村民中了解国家农村小额信贷使用情况;访问各信用合作社及农村银行网点,以了解数据资料的方式,进行农民借贷风险、农村金融信用工具现状调查;利用金融学相关知识,宣传普及国家相关惠农措施。开展为期一周的形式多样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居住条件的简陋、语言沟通的障碍、饮食习惯的差异,不曾让大家言一声苦,各项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在7天的调查活动中,共发放问卷百余份,收回有效问卷80余份,整理大量各类金融机构官方图表、数据。调查研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7月11日,活动的最后一天。大家还不忘自己作为大学生读书育人的使命,来到了龙坪镇龙平中学。进行一系列的资助、助教活动,其中包括:为龙坪中学捐赠一个以“藏龙”命名的图书漂流角、资助七年级三班项津津同学这位成绩优异的贫困生、和龙坪中学的同学们进行大学生活座谈、开展小型知识竞答。百余册图书的漂流角充满了大家对孩子们的期许;项津津同学从队长手中接过捐赠款物时几近哽咽;大学生活互动讲座以照片的形式展示了我校校园生活和校容校貌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图片,深深的被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美丽校园风光吸引;有奖知识问答,则采用举手抢答的方式,同学们几乎每一题都是一答即对,奖品很快派发完毕。
 
     从7月6日以来负责接待小分队的龙坪中学朱副校长面对别离充满留念,他说:“近一个星期以来,我们看到同学们三下乡非常的辛劳,最近天气多变,但你们不怕风雨,不俱炎热,坚持进行社会实践让我们校方十分欣慰,今天这个活动,又是大家对我校中学生的心意,我们看到了当代大学生的朝气、活力和责任。你们树立了当代大学生的新形象。”
 
“访商户   拉家常”
――金融系武穴社会实践小分队工作纪实
     本网讯(记者 杨杪玲朱卉琳)7月6日,法商学院赴武穴社会实践小分队行程进入第二天,实践队员就近前往龙坪镇街道各商业店面中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小额信贷在当地商户中的使用和普及情况。
 
    上午8时,龙坪中学朱校长与出征队员合影并勉励大家:“乡镇的条件较为艰苦,但相信大家都会从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经历。”出发后,队伍分成两个小组入商户进行访谈。“大娘,可以耽误您几分钟吗?我们是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的大学生,想了解一下您最近的经济生活状况,我们问您几个简单的问题就可以了。”简明的话语,亲切的访谈,让当地居民打消的疑虑、放下了包袱,敞开地聊了起来。一位超市的老板听到队员的问题后,很是热心的做了回答,“小额贷款我贷过,大概是04年的时候吧!在信用社通过房产抵押的方式贷到了5万块钱。我的店面也因为这笔钱扩大了经营规模。”队员听到这些重要信息后,纷纷开始记录起来。
 
     在进行访谈时,那些专业性的问题,如“农户的金融工具使用情况如何?”变成了队员口中充满家常气息的“阿姨,家里几口人啊?生活过的越来越好了吧?钱都怎么花?”这类家常话题。副队长陈奇佳告诉记者,“作为学习金融学的队员,本身就对这些相关的专业知识提前进行了研习,现在我们要自身明白这些术语性的问题,再把它通俗化,而拉家常是一个很好的融入当地获得有效信息的方式,得到的有用信息再在我们的整理下变成书面的术语。这本身也是对大家能力的极大锻炼。”上午12点左右,队伍结束了入户调查,下午全队进行简单的休整。晚饭后,队员们又把目标瞄准了在龙坪中学操场乘凉的居民和老师,他们拿起纸笔,三三两两的结队和饭后纳凉的居民攀谈起来,天渐渐暗下来,但他们的工作仍在继续。晚8点,回到住处后大家又开会将一天收集的一手资料进行分类汇总,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确定第二天的具体工作流程。
 
   据队长孔文介绍,队伍第二天将赶往事先接洽好的武穴市下属几个信用合作社了解官方数据资料,并进行更为深入、范围更广的访村入户问卷调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