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实践之旅 感动之行---会计系学生党支部暑期赴宜都“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0-12浏览次数:2358

    本网讯(通讯员 陈友林 摄影 梁政 严冬兰)7月4日清晨,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会计系学生党支部在钟丹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赴宜都市的暑期社会实践之路。
    本次宜都之行结合了学生党支部的特色和宜都当地的实际情况,以“浅析宜都农村基层党支部精神文明建设现状”为课题,并据此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践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这支社会实践小分的队成员均为学生党员。
                                 兴奋与期待——准备出发
    7月4日清晨,小队一行8人携着一颗青春活力、自信严谨的心,抛去阵阵袭来的因早起而产生的困意,向目的地进发。坐在车里的我们,不断商讨这次实践活动的细节问题。
    调查的第一天我们到达了宜都市人大办公室,见到了市人大办公室向主任,并与他进行了一个简短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宜都各个乡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各乡镇之间互相交流的结构以及“争坚先创优”的理念,宜都也先后多次获得各项国家级精神文明建设奖励和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奖励,是典型村镇代表。这次实践之行以宜都为典范,更鲜明的突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详情。
                              苦并快乐着——乡村文明特写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走访了五眼泉镇鸡头山村、姚家店乡姚店村1组、枫乡树村并进行了实地调查,采集大量的数据、材料,为后续撰写调查报告做充分准备。然而天公不作美,我们走访第一个村的时候,就下起了大雨,给调查走访工作造成的一定的阻扰,但我们并没有退缩,仍按照日程安排来到鸡头山村。当我们看到村委会关于党组织工作开展的硬件和软件,还有那整片墙壁的荣誉奖牌,我们为之震撼了。
    在村委会党支书记办公室,他给我们放映了关于鸡头山概况的短片,更充分展示了本村文明建设实情。另外,村委会有关领导对该村评价道,“鸡头山村一向民风淳朴,信息公开公正,在全镇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随后,我们在村领导的带领下来到一名老党员家中,听他讲述本村的风俗人情,并请他为我们展示了当地特色文化宣传队——红高粱的风采。每一次活动内容的资料,他都保存的完好无损。可见村民对文化活动的那份热情,而更令人动容的则是他作为一名老党员所代表的宜都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扬传统文化道路上的带头作用和不舍情结。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小队的调查工作得到了当地领导和村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并且为我们的课题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料,也受到了宜都电台的跟踪报道。
                                依依不舍——满载而归
    返程的当天,我们初步做了一个问卷统计,并对这次实践活动进行小结。我们不仅仅把它看作一次简单的调查,更充分发挥了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通过交流座谈形式,我们将这次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向当地政府、党组织予以反馈,以便他们能更好地完善精神文明建设。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实践,还是一次增进同学之间友谊的机会,更是一次自我锻炼的机会。我们学到不仅仅是学术,还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它让我们在实践中探究了真知,在交谈中学会了沟通,在打击中学会了坚强。
    记得席幕容说:“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希望在短暂的青春里能努力的拼搏,让自己绽放。”虽然挥洒过泪水和汗水,但毕竟收获到了甘甜的果实。我们不舍的是那份村民的热情和同学之间的情谊,满载着学术的味道和温馨、感动的气息继续前行、继续关注、继续借鉴宜都党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先进之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