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起你的手---玉树加油
本网记者:郝圆媛
得知青海玉树地震的消息时我正坐在桌前吃午饭,突然一个QQ新闻弹出,细细阅读之后,一种心痛且无力的感觉再次由胸中升腾而出。这次的地震,我没有感觉到汶川地震时的房屋摇晃,却也被击的想要跳起来。划过眼前的,是尚在地震前人们熟睡的脸,劳动的手,两两交换过的粲然微笑。 灾难的画面,不用提醒地瞬间涌现,它就像一把钥匙,只轻轻一扭,就开启了我虚掩的心门:山崩地裂,日月无光;房子脆弱得如同纸糊的盒子,摇晃、撒裂、轰然倒塌,扬起漫天的烟尘;漫天的烟尘中,混杂着哭声、喊声、尖叫声,有些甚至来不及喊叫一声,就被埋在了轰然倒下的废墟中,在地震发生的这一刻,人类弱小得就如同惊恐的蚂蚁;村庄没了,乡镇没了,甚至整一个县城都成了死寂的废墟…… 废墟上伸出一只干瘪的手,仿佛是要抓住什么,但终于软软地垂下了,没有一点血色,没有一点生气,如冬日里枯败的一截芦苇;废墟旁聚集起越来越多的书包,落满灰尘,沾着血迹,但是它们的小主人再不能背上它们蹦蹦跳跳地走在求学的路上,也许那书包妈妈昨天刚刚洗过,也许书包里还留着奶奶塞进去的一块饼干和无限慈爱。保全幼儿的父母,用弯曲僵硬的身体,撑起了一片用血肉和爱、还有无边的意志铸成的生命的蓝天;年轻的夫妻,紧紧相拥,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用另一种方式诠释着“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爱情真谛…… 光是想想都让我这个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的人无法动弹,何况那些受尽地魔折磨的灾区同胞们。月缺会圆,倒塌的房屋可以重建,成为废墟的乡村和城市可以重建,可是我在地震中死难的同胞——我春芽般娇嫩的孩子,我初阳般明媚的少年,我敬爱的老师,我慈祥的老人……你们再回不到春天,再回不到家园,再也感受不到人间的月圆人团圆。真的希望有那么一座传说中的天堂,天堂上也有课堂,也有事业,春天的时候也有千娇百媚、万紫千红的花开,可以让我在地震中死难的同胞继续快乐地生活,完成未竞的学业,实现未竞的理想……但是,我要对生还者说的是——“好好活着”,这是对生命最大的敬畏,这是生者对死者最好的感恩。无情的灾难已然剥夺他们的生命,我们要在他们曾生活过的热土上重建昔日美丽的家园。灾难固然可怕,可是悲观并不是我们的选择,尼采说:“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古老的中华民族应挺起不屈的脊梁! 从来没有哪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灾难中失去的和得到的,都会烙在这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中,凝结成智慧和信心,成为我们勇往直前的动力。我想,人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我们停不住时间,留不住岁月,更无法不承认,生命,有一日是要这么自然地消失过去。而人之可贵,也在于我们因着时光环境的改变,在生活上得到长进。岁月的流失固然是无可奈何,而人的逐渐蜕变,却又脱不出时光的力量。 所以,我期待着,期待着灾难重建后的玉树;期待着,期待着时光打磨后的玉树;期待着,期待着血雨腥风的阵痛后,化为更为团结并坚强的力量。期待着,期待着人间又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期待着孩子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吟咏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美好的诗句;期待着他们在放学的时候跑到田野上去实践“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那一份童真和快乐;期待着年轻的小伙和姑娘“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春江花月夜,尽情地享受爱情的甜蜜,体会爱情的浪漫;期待着农民们沐浴着明媚的春阳,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耕田耘地播撒种子,辛勤而又快乐地劳作…… 好想牵起你的手,教你从此不惧怕成长。 好想牵起你的手,写下生命的不悔诗行。 好想牵起你的手,开始我们新一轮的耕耘与收获。 好想牵起你的手,让你享受心底温暖的阳光,并且期待明天的朝阳。 每一粒沙地里的石子,我们尚且知道珍爱它,每一次日出和日落,我们都舍不得忘怀,更何况,那一张张活生生的脸孔,我们又如何能不惦记他们。 其实,这样的解释都是多余的了。让我们轻轻闭上眼,虔诚的祈祷,天佑玉树,天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