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读大学 究竟读什么?------一位大二学生眼里的大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8-09-22浏览次数:3147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要做什么样的人?”浙江大学原校长,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一次讲话中对学生讲的话,现在对我们依然适用。我们到大学来做什么?将来毕业要做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到现在我也没有答案。
 
    但这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大学为我们准备了画笔,颜料,画布,甚至为我们请好了老师,提供了一切可以提供的舞台,但最终,你会画出怎样的人生,还是在于你自己的选择。刚刚经历了高考,从压抑的高中一下子过度到轻松自由的大学生活,很多人开始去实施高中时就以制定好的计划:好好谈一场恋爱,加入几个社团发展一下快被埋没的兴趣爱好。但我们需要注意防止走入极端。太活泼以至于显得轻浮,或太安静而趋于呆板。
 
    你一定早就听过各种版本的关于大学生活的故事。你也一定听过读大学要做的三件事:逃课,挂科,谈恋爱。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这决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在大学除了上述三件事,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我们去做。比如:
 
    泡图书馆,如果大学四年你没泡过图书馆,那你的大学生活绝对是不完整的。何况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无论是阅读环境还是藏书量在全省都是一流的。在一排排书架之间流连找一本心仪以久的书,可以帮你度过一个个没课的上午,或下午。曾在《城市画报》上看到一句话“自幼懂得阅读的乐趣,就等于拥有一种随时随地可以获得快乐的能力。”那篇文章叫《随手可得的幸福》。获得幸福的途径如此简单,相信你也拥有。
 
    加入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不要只是为了那几个可怜的综合测评分。加入一个社团,不仅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还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结交一些新朋友。在那些漫长而又无所事事的周末,和社团的朋友一起训练,聚会,做游戏,也会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别样的色彩。
 
    多听讲座,留意食堂门口和报告厅门前宣传栏的讲座信息,多接触一些新的事物,不管那些讲座如何枯燥难懂。学校请来的都是在某些方面有一定成就的专家学者。就算听不懂讲座,也可以学学专家们的讲话的方式和思考问题的角度,这对你有益无害。另外,社会上也有一些公益讲座,有兴趣也可以关注。比如《长江商报》和美联公社联合举办的“长江美联大讲坛”,每期都会请一些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以当前的社会热点为主题举行讲座。已经有易中天,刘庸,周国平,郎咸平来开讲过。
 
    当然,大学里最终要还是要养成自己的独立的人格和思想。而这绝非一日之功。
 
    大学里拥有无限的可能,以上的也仅是我结合个人和我认识的师兄师姐对我忠告,在此与大家一起共勉。(法商学院物流07401:罗景辉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