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一梦 ——致每一个在文字间旅行的读者

来源:法商时代发布时间:2023-03-31浏览次数:10编辑者:法商时代

陈嘉怡(审计22401班)

我做了一个梦。

梦里是大片大片的戈壁、荒漠、沙滩,天地间都是雾蒙蒙的一片,睁不开眼。忽然出现了一位清晰挺拔的背影,他缓缓地行止于天地之间,挥挥手,仿佛拨云见日一般,渐渐出现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古迹。这些在历史上被掩盖了上千年的文明古迹,在他的笔下逐渐被我们所熟知。刹那间,荒漠变草地,戈壁变群山,只要是他到达的地方,目光所及之处,无不是一片绚丽。

我加快脚步紧跟他,想要继续跟随着他探寻前方的未知道路,他却转身走向茫茫荒漠,消失不见了。

那是我第一次翻开《文化苦旅》这本书。无论是苍茫大漠、滔滔流水,还是断壁残垣、西风古道,在余秋雨的笔下都显得恢宏气派。他仿佛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带领我们穿过深邃的文化秘境,展现出文明最古朴真实的模样。

跟随他来到莫高窟外的空地上,我看到了几座大大小小的道士塔,仿佛已经来到那个混乱不堪的清末时期。看见道士王圆箓将藏经洞以廉价买卖,看见大批的文物离开了祖国的土地,四处飘荡。三十英镑!便带走了我们民族沉淀上千年的文化,这是一个民族的极大的耻辱。余秋雨亦在文中写道:“这是一个极大的历史悲剧。”透过余老先生饱含真情的文字下,我看到了一只原本威武雄壮的狼在茫茫夜色下舔舐伤口,呜咽嗥叫,他的眼神中满是哀伤,但是他依旧坚挺的身姿让我感受到他始终被信仰所裹挟。

来到莫高窟的门前,他仅仅是矗立在那里,我便感受到了他的静谧与伟大。我仿佛置身于一场文化盛宴中,那精美绝伦的壁画令我惊叹。从十六国时期再到唐宋元明清,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行,壁画的形式也在越来越丰富,见证了每一个朝代的文化历程。正如书中余老先生所说,“我发觉自己也被裹卷进去了。身不由己,踉踉跄跄,被人潮所挟,被声浪所融,被一种千年不灭的信仰所化。”正是因为莫高窟拥有如此庞大的文化体系,所以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

最后,我紧跟着他踏上了风雨天一阁的门楼,来到了这座由范钦祖祖辈辈守护多年的古老藏书阁。其藏书阁之珍,保存之善,世所罕见。几百年的家族的严格规训,使得这所藏书阁只登上过黄宗羲一人。可是近代的风雨却很快侵袭了天一阁,这些上百年都没有流散的古书遭受了大火的焚毁和小偷的洗劫。那些被学者小心翼翼踏过的楼板,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古代的天一阁由范氏一家所守护,而如今的天一阁更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回看我走过的这些路,无论是莫高窟还是天一阁,他们曾经也是富丽堂皇的文物聚集地,如今我们透过那残缺的一面看见的是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他们深深刺痛着每个中国人的心,而我们也只能短暂地驻足于这些景点,感叹沧海桑田,时过境迁。

余秋雨用他犀利的文字,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他曾在书中说道:“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会更沉着。中国人若要变大气,不能再把所有废墟驱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些古老的文明曾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延续这些古老的生命便建造出大量的亭台楼阁去存放这些文明古迹。但是历史上发生了太多太多的变故,有些被时间给冲淡了,有些事在人为。我们或惋惜,或愤恨,或不甘。文明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这些文明古迹会一直为我们照亮前方的路,即使是残垣废墟也能时刻警醒着我们。这是一种沉淀后的自信,苍老后的年轻。

 “其实废墟也是一种文明。”余秋雨把废墟写得悠久与古老,像一位已到耄耋之年的老人,固执地守着自己的东西。

仔细听,你是否可以听到这些古迹的嘶吼呐喊声,哀怨落寞声?

蓦然回首处,我仿佛又看见了那抹忽明忽暗的身影,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越过山盘水座,踏雪飞鸿。风沙将他的足迹吹得模糊,可是他却一步一步走得坚毅,走得明晰,慢慢地消失在梦境深处。